最好的重生 第862章 什么时候优秀的年轻人都抢手

李龙也没想到,卖个野蘑菇干差点整出谍战大戏来。好在他作为资源的拥有者,完全占据主动,无论是黄磊还是刘新军,对他都是客客气气的。

他也倾向于和黄磊做生意,一来价格给的高,二来真诚,不像刘新军,头一次过来的时候给的价就不到位,而且还有劣迹。

两个合起来七八百公斤的野蘑菇,卖了两万多块钱,这算是意外之喜了。

刘新军走后再没过来,李龙猜测他可能也没脸过来了。黄磊走前说两三天再过来,李龙倒是让他不要这么着急。虽然现在是黑虎掌菌开始长起来的季节,但目前主要收的是陈货,一天也就二三十公斤,来的太勤不值得。

这两个人走后,收购站继续热闹着——这里因为人多,而且有不少的外地人过来,所以慢慢形成了一个小集市一样。

有卖瓜子的,卖馕的,卖包子的——这些外地人为了赶个早,早早坐车过来,有些是真没吃饭。

收购站里面虽然一直提供着茶水,但没有饭,有些饿肚子看着排队的,还真就有出去买吃食的。

李龙他们自然不会禁止,这玩意儿是互相成就的,总不能收购站给提供食物吧?也总不能不让这些人在这里吃东西吧?

其实挺好的,增加了人气。

下午李龙也在收购站这里呆着,他帮忙倒在其次,主要是想看看最近来这里的外地人都卖什么东西。

偶尔还是会有些人拉来贝母卖,这是先前采挖的,留在家里一直没顾上卖。现在算农闲,而且听说这边卖的价格高,所以才坐车过来到这里出售。

价格的确要高一些,来卖东西的人,基本上脸上都带着笑——跑到这里来卖东西,到之前心情大都是忐忑的。

但走的时候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笑,价格基本上都是超出预期。

而那些经常来的二道贩子,无论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,心情都很好,他们甚至大差不差的能算出来自己的东西能卖多少钱。

价格透明,现金收付,标准统一,再加上服务态度好,这样的收购站口碑就立起来了。

下午无事,李龙转一圈之后就离开了。在这里呆着,没有在家里陪着两个孩子一起顽耍好。明明昊昊现在慢慢开始调皮起来,或者说不是调皮,而是好动,想在院子里跑着玩,因为走不太稳,时不时的一个屁股墩,却也不哭,挺皮实,站起来继续。

院子里的小羊羔已经大起来了,李龙一开始还担心山羊羔子没轻没重伤着孩子,没想到两只小山羊还挺小心,虽然依然蹦蹦跳跳的跟着明明昊昊玩,但顶人的时候并不用劲。

这时候明明昊昊已经能说出来爸爸妈妈了,虽然只会说这两个词,但就这足以让李龙和顾晓霞激动了。

韩芳也很激动,每天放学回来都会逗着明明昊昊,希望他们能说出来“姐姐”来,只不过目前来看,成效不是很明显。

韩芳也不气馁,每天都能逗着孩子玩,也挺开心。

第二天吃过早饭,李龙等把明明昊昊交给杨大姐后,就开着吉普车去了收购站。

收购站院子里有收来羊肚菌和黑虎掌菌,李龙各拿了一些,分装在两个袋子里,放进吉普车里后,开着就离开了。

对于李龙的神出鬼没顾博远和孙家强早就已经习惯,他们只负责收东西,卖东西的事情还是得李龙来。

至于李龙怎么找到那些销路的,他们也不清楚。

李龙开车前往北庭市,到地方后就去找陈红军。

蘑菇干能卖掉,多亏了陈红军和齐志国。从目前情况来看,黄磊大概率能成为像贾天龙赵辉那样的长期合作伙伴,这对李龙来说非常重要。

有贾天龙收药材,赵辉收皮子,黄磊收蘑菇干,基本上把李龙这边收购站收的大项东西都包圆了。

其他那些小项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没这三项多。

当然李龙也清楚,自己找这三个人收东西,自己占了便宜,对方也赚了钱,算是双赢。

所以中间人很重要——陈红军一开始真是实打实的为自己好的。

得感谢。

陈红军自搬了家之后,心情好很多,情绪也有了变化,在单位不那么沉闷了,偶尔还能和同事互动一下,开个玩笑。

大家都说他变了。

陈红军自己也觉得好像年轻了一些——住在大院子里,虽然打扫卫生比原来麻烦,但住的宽敞了,独门独院,不被人打扰,多方便。

偶尔还能请要好的同事朋友到家里坐,也不会被别有用心的家属院的其他人干扰窥探,活的自在多了。

就连他妻子也说,这院子里的菜地虽然不大,但省了不少钱——至少目前新鲜蔬菜大都下来了,早晨进菜地就能薅把菜做饭,省了买菜的时间和钱,多好。

儿子则是看着那架葡萄,天天盼着葡萄长大成熟,说到时还要请朋友来吃。

母亲更是开心,洗衣服晒衣服不用和别人争那个铁丝架子了,上厕所啥的,老人会麻烦一些,现在自家有厕所,孩子上学儿子儿媳上班,自己想上多久上久,不用在公厕被人催着尴尬了。

家里一下子少了许多的麻烦,每个人心情仿佛都开朗了不少,那陈红军的笑容自然也就多了。

他的变化齐志国等人看在眼里,很是羡慕。

他们自然清楚这变化从何而来,一个个也在想着,能有差不多的待遇。

李龙找到陈红军,把情况说了一下,主要是想说,中午请陈红军和那个齐志国吃顿饭,感谢一下两个人。

陈红军答应下来,他给李龙说:

“那边,就是我们单位往东不到五十米就有一个国营食堂,下班的时候你在那里等着就行了。我到时带着小齐过来——那里离我家也近,方便我回去给家里人说一声。”

“好。”李龙答应下来,这些东西他也不方便直接给陈红军,想着中午吃饭的时候一起给吧。

陈红军回到办公室,立刻就有人问他:

“老陈,还是那个州供销社的年轻人过来找你?这小伙子挺精神的嘛,有对象没有?”

说话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大姐。这年头单位的大姐都喜欢给人介绍对象。李龙在陈红军的介绍里,是州供销社的职工。

“我姐夫的弟弟在州供销社里上班,我找他打听了,没听说州供销社那边有个叫李龙的啊?”办公室里另外一个和陈红军不怎么对付的年轻人反问了一句,“该不会是骗子吧?老陈你可要小心了。”

看似好意提醒,实则质疑着陈红军说话的真实性。

“骗子?”陈红军都没开口,那个大姐说话了,“你倒是弄一辆212过来看看?那小汽车是随便有个人就能开着的吗?

我邻居好姐们的爱人就是车管所的,那车牌就是供销社的车牌,你知道这车牌原来登记在谁那里吗?”

“谁?”年轻人问道,他才不相信李龙能有多大的关系呢。

“原来是登记在州供销联社副主任办公室的,现在呢,那个副主任,已经升主任了!”那个大姐得意的说道,“明白吧?这个年轻人,是州供销联社钱主任的关系,能开着他的车到处跑的,能简单得了?”

说完不理会这个年轻人,再次问老陈:

“老陈,怎么样?这小伙子有对象了吗?我一个姐们的表妹在银行工作,还没对象呢,长的也漂亮,托我给介绍一下,你看……”

“李龙已经结婚了,孩子都两个了。”陈红军摇了摇头,“这个媒,你是保不了了。”

“唉,这优秀的年轻人啊,都早早的定了终身了。”这个大姐叹了口气,“那我再看看吧。”

“孙姐,你看我怎么样?”刚才还怀疑李龙是骗子的那个年轻人立刻笑着问,“我也算优秀的年轻人吧?”

“优秀?你什么学历?”孙姐嗤笑一声,“有多少存款?现在自行车都没有啊,上夜校了没有?看你成天游手好闲的,我要把你介绍给我那个姐们的妹子,会被骂死的!”

这年头相亲也是看条件的,硬件要看,上进心同样要看。

硬件条件不行,你努力上进也行啊。像单位这个年轻人,虽然工作不错,但没上进心,天天跟女人一样喜欢八卦,孙姐还真看不上他。

战火烧到其他地方了,陈红军便笑笑,把手头的活忙完,出门去找齐志国了。

得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齐,他已经急坏了。

李龙在北庭市转了两圈,看着下班时间快到了,便到了那个国营食堂,先占了个位子,点了红烧肉和红烧鱼,让大师傅先做——这里把厨师叫大师傅。

红烧肉和红烧鱼做的会慢一些,李龙的意思是现在做上,等陈红军他们下班的时候刚好差不多出锅,就不需要等了。

毕竟他们下午还要上班,能省点时间就省点时间。

下班时间到了,外面的人多了起来,步行骑自行车的都有。这个食堂李龙刚进来的时候就有两三个人,毕竟还没到饭点,这时候陆续有人进来,不过基本上都是点份面或者要个米饭一个菜,吃了就走。

李龙等了一会儿,一个年轻人先进来,进门后环视一圈,看到李龙后面色一喜,大步走了过来。

李龙也感觉这个人面熟——在玛县当时收购站还没撤的时候,应该是见过的。

比自己年纪大些,李龙站了起来,笑着说道:

“齐志国是吧?你好你好,我是李龙。”

“嘿!李同志,你好你好!”齐志国满脸带笑,双手紧紧握着李龙的手使劲的摇了摇,说道:“见到你太高兴了。”

刚才陈红军找到他,说李龙过来了,要请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候,齐志国别提多高兴了。

先前黄磊打电话的时候,齐志国把李龙这边情况介绍了,黄磊说可以试一试,当时听着语气不算很好。

齐志国以为黄磊不感兴趣的了,他当时并不清楚,那时候黄磊还没卖玉石,在南疆碰壁之后,已经有些灰心了——毕竟就算齐志国介绍的人有货,他也没钱买啊。

等了这么些天,齐志国也挺煎熬的,眼下李龙终于过来了。虽然黄磊还没打电话,但李龙能来,大概率说明,事情有眉目了。

所以他才这么高兴。

“陈哥骑车回去给家里说一声,一会儿就来。”齐志国坐下来解释了一句,然后迫不及待的问道,“李同志,那个黄同志到你那里,情况怎么样?”

“挺好的,他从我这里买走了几百公斤的蘑菇干。”李龙说道,“我们算是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,这其中有你很大的一份功劳。”

“嘿嘿嘿,那就好那就好。”齐志国还有些不好意思了,“以前没觉得收购站有啥好的,现在国营的不开了,你们私人能开起来,也挺厉害的。”

“哈哈,也是运气好。”李龙笑着说,“也有你们的帮助,不然收东西多卖不出去,也是麻烦。我记得前两年我卖贝母的时候碰到过你。现在有到我们那里卖东西的人,还在说起你们那时候呢……”

一说到收购站,有了共同话题,两个人就聊天了,等陈红军过来的时候,红烧鱼已经上来了。

“嘿,你们聊的挺不错的嘛。”陈红军笑着说,“小齐这回不用急了。”

“嘿嘿嘿。”齐志国憨笑着。

李龙等陈红军坐下来后,掏出两个信封分别给两个人,等两个人接过去后说道:

“这趟和黄同志关于蘑菇干收购的事情,合作的很愉快。说实话多亏了你们,不然我那几百公斤蘑菇干还真不知道往哪里处理呢。”

不知道是不可能的,只不过不会这么顺利,毕竟几百公斤,钟国强那里能消耗一些,肯定不多。

要散卖的话,真不知道卖到什么时候了。

其实通过贾天龙李龙就清楚,北疆的一些农副产品在口里有很大的销路,只不过需要经销商,他不可能自己拉着一车东西过去卖。

只要找到合适的经销商,那么可以往外销售的东西还有很多。

齐志国拿着厚厚的信封,那感觉别提多兴奋了。

真如陈哥所说,就介绍一下,能拿这么多钱!

这个李龙,是真可以啊!

陈红军却是把信封往回推:

“小李,我拿过一次就不拿了,这次多亏了小齐,我就是递个话……”

“那不一样,”李龙又把信封给推回去了,“齐同志如果不看你面子上,怎么可能介绍黄同志给我?你拿着吧,我这趟也赚了不少,是多亏了你们。”

李龙这次给的比上一次贝母的少,这钱对于齐志国算雪中送炭,哪怕陈红军也算是锦上添花了。

这钱赚的堂堂正正,倒也不烧手。

红烧肉也上来了,李龙又要了一个辣子鸡,让上了米饭。

中午都不喝酒,于是就干吃。三个人饭量大,三大份菜,最后竟然一点也没剩下。

齐志国吃完后着急着要回去,当着李龙的面他不好意思,打算尽快回去数一数,看有多少钱。

反正似乎是比想像中的多一些。

陈红军倒是推着自行车陪着李龙走了一段路,主要还是给他解释一下,可能后面能介绍给李龙的人就不多了。

好在李龙觉得现在就挺好,收购站现在收购的还没出售的杂货不算多,他打算抽空到周边跑跑,看看有没有销路。

暂时卖不掉也不算啥,就药、皮子和蘑菇干三样大头的,利润已经覆盖到那些小类别了。

而且有多的多!

请收藏本站:s。笔趣阁手机版:s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