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:在下神策将军神武侯 第452章 害怕的王熙凤

王熙凤脸色瞬间阴沉下来。

她深吸一口气,强压下心头的不安,再次望向平儿:

你先回去,就说我随后就到。

待平儿退下后,王熙凤整了整衣襟,脸上重新挂上笑容,回到堂内对贾母福了一礼:

老太太,琏二爷回来了,说是有事要商议,孙媳先告退了。

贾母正与邢夫人说着闲话,闻言摆摆手:去吧去吧。

王熙凤强笑着退出荣禧堂,一出院门,脸色立刻沉了下来。

她扶着腰快步穿过回廊,心中盘算着对策。

刚踏进自家院门,就听见屋内传来砰的一声响,似是茶盏砸在桌上的声音。

王熙凤脚步一顿,咬了咬唇,终是推门而入。

屋内,贾琏背对着门口站在窗前,听到动静猛地转身,眼中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——

然而,当看到王熙凤双手放到怀有子嗣的肚子上时,贾琏心中怒意顿时消了大半。

再望向王熙凤那略带疲惫之意的脸,原本熊熊燃烧的怒火竟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,瞬间化为了无奈。

贾琏张了张口,话到喉头却忽然哽住,最后一声长叹——

你啊......贾琏摇摇头,语气软了几分,总是这般任性妄为。

王熙凤见他态度软化,心中稍安,却仍强撑着道:我不过是想替人办件小事,值得二爷这般大动肝火?

贾琏走到她跟前,伸手扶住她的手臂,将她引到椅子上坐下:

你可知那守备家是什么来头?他祖上可是跟着太祖打过仗的,在兵部根基深厚。若真闹起来,连国公爷都要为难。

“啊?”

王熙凤闻言,眉头微蹙:当真如此严重?

自然,但眼下最严重的并非这个,贾琏在她对面坐下,声音低沉,如今国公爷正在为我谋个实缺,若是在这节骨眼上闹出仗势欺人的事来,被御史台参上一本,岂不是前功尽弃?

啊呀——

王熙凤闻言大惊失色,竟直接从椅子上惊站起来,一只手撑着腰,另一只手紧紧抓住贾琏的衣袖:

这......这可如何是好!

她脸色煞白,眉心紧蹙,连声音都变了调:

我竟不知这守备家有这等根基......那静虚老尼只说是个小官,又信誓旦旦说那张家攀上的贵亲能压得住

她最是希望贾琏能够在朝廷中谋个一官半职,且能步步高升,而不是一直当着如今这个五品同知的虚职,连给她挣个诰命的能力都没有。

如今听到贾琏这么说,她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,眼中满是惊恐与懊悔。

贾琏见状连忙扶住她:慢着些!你怀着身子,急什么?

如何不急!王熙凤猛地甩开贾琏的手,在屋里来回踱步,二爷的前程就是妾身最大的指望,若因这事耽误了

她突然顿住脚步,转头瞪向平儿:那帖子可还没送出去?

平儿连忙跪下:回奶奶的话,帖子刚拟好,还在奴婢屋里压着,尚未交给旺儿。

王熙凤听了平儿的话,这才松了口气,脸上的惊惶之色也随之褪去。

还好......她喃喃自语,扶着桌子慢慢坐回椅上,手指还在微微发颤。

贾琏见她这般模样,也不敢再责备,只上前抚着她的背,温声开口:

你也别急了,既然还没送出去,就有转圜的余地,他转头对平儿道:去把那信件拿来,我瞧瞧是如何写的。

平儿低头应了,忙退出房间去取。

屋内一时安静下来,只剩下炭火偶尔噼啪轻响。

贾琏缓步走到窗边,沉思片刻,才转过头看向王熙凤:

凤儿,你把那静虚老尼的话,从头到尾细细说与我听,一字不漏。

王熙凤此时已冷静了几分,抬手揉了揉额头,便将当日静虚如何引她进暖阁,如何说起张家退婚一事,又是如何明里暗里挤兑、激将她出头揽事的过程一一道来。

她本就记性好,性子又细,连静虚当时的眼神语气都学得惟妙惟肖。

贾琏听完,眉头越皱越紧,忽然一掌拍在茶几上,茶盏叮当一跳!

好个狡诈的老尼!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光,这事怕是不简单!

王熙凤眨了眨眼,有些茫然:怎么?不就是一桩寻常的退婚官司?

若只是寻常退亲,哪儿用得着绕这么大圈子?

贾琏冷笑一声,在屋内来回踱步,

你看,那张家既然攀上了李家,李家在长安也算豪门,自行了断此事有何难?何必绕道求到咱们府上来?这不是平白给人送把柄吗?

他顿了顿,目光微闪:

再说那静虚老尼,她是出了名的见钱眼开,可平日里虽爱贪小便宜,却从不轻易得罪人。

可这次她明知张家在拿贾府挡刀,还敢拿话来激你出手——这不是明摆着挖坑给你跳?

王熙凤闻言,后背突然一凉。

她平日里虽精明过人,可毕竟是个内宅妇人,对朝堂上的勾心斗角还是了解不深。

经贾琏这一点拨,她才猛然意识到事情不对。

你的意思是......她声音有些发紧,有人故意要把这事儿往贾府头上引?

贾琏重重点头:我猜,这背后怕是有人在推波助澜。

他越想越心惊,额上都沁出一层薄汗:

你想想,若是张家拿着咱们府上的书信去施压,守备家不服,闹到御史台去,这事儿就成了贾府仗势欺人、威逼退婚的铁证!

到时候......他脸色阴沉,不但我的升迁无望,怕是连国公爷都要受牵连!

朝廷上下都得弹劾国公爷一个纵容府门仗势欺人、干犯法纪的罪过,更有私结党羽、把持官府的嫌疑。

王熙凤听得手脚发冷,嘴唇微微发抖:那......那现在该如何?

怕了,她真的怕了......如今牵扯到那位爷

如今这府里上下,谁都知道国公爷实则最是好脾气,但好脾气的前提下——

是不犯错!

更何况她因为贪墨那点银子,险些酿成这等灭顶之灾的错......!

请收藏本站:s。笔趣阁手机版:sm.